close

作者:茱莉‧李斯寇特-漢姆斯 (方舟出版《如何養出一個成年人》)

教導孩子努力工作,願意主動投入幫忙參與一份工作直到完成,我們希望孩子成為負責且願意把事情做好,最理想的培育場所就是在家庭參與家事的勞動。不同階段的孩子有不同的引導方式。

「如何養出一個成年人」的作者朱莉‧李斯寇特(Julie Lythcott-Haims)曾經擔任史丹佛大學新生與大學部輔導主任,同時她也是一位母親。在工作上,她發現入學的新生一年比一年仰賴父母,也有愈來愈多父母介入處理孩子(大學階段)的課業和課外活動以及生涯選擇,這些父母無法忍受孩子失敗的風險。但是在這樣照顧長大的孩子沒有機會培養獨立自主的生活技能,往後更會遇到工作和生活的困難,甚至失去自己的人生。這一切,可能都是父母做太多太盡責。朱莉‧李斯寇特自己是哈佛大學法學博士,卻在從事法律工作後,發現自己一點也不快樂,她在和年輕人的相處中,找到自己的價值,但是也看到這一個世代面對的危機和挑戰,這是一本立論清楚,蒐集了非常多最近10年最新的相關研究,透過易讀的文筆創作的一本書,相信會給父母們很大的啟發和提醒。以下為《親子天下》精選書摘:

如何讓孩子萌生主動投入提供協助,而不是心想這不關我的事情?所有的孩子都需要被教導。

小學生:具體說明幫忙的方法

小學生在家裡可以幫你很多。以廚房為例,他們可以把雜貨從車上搬進來,打開雜貨、把它們收拾放好、擺餐具和清理餐桌、把碗盤裝進洗碗機再拿出來。

將每個任務分解成簡單的步驟。例如拆裝雜貨時,告訴他們先按照冷凍庫、冷藏室、食物貯藏櫃等存放位置分類,再請他們把一些物品送達適當的地方——蔬菜和水果通常放在冰箱的下層,所以可以請小小孩負責收拾這類食物,大一點的孩子則可以收拾放在冰箱高處的食物,如牛奶和果汁。請比較小的孩子把你的布製購物袋裝進另一個更大的袋子,下次才容易找到。再提醒一次,不要指望完美。如果你要求他們做某件事,然後仔細檢查每一個步驟,他們就會覺得很無趣。他們不會像你一樣做得那麼好又有效率,請接受這一點,但他們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越做越好。

不小心在廚房打翻東西,是讓孩子建立「主動幫忙」心態的好時機。發生這種情況時,呼叫任何一個正在附近的孩子:「我需要你的幫忙。」他們要練習一下清理打翻的東西,才會知道如何幫大忙。所以,你要很具體地告訴他們怎麼幫忙:把海綿弄濕,然後開始擦抹果汁;或是從玄關壁櫥裡拿一支掃帚和畚箕來掃,而你可以抓著畚箕。在任務完成之前,不要停下來休息,然後對這次「好好完成的工作」表示滿意。一定要感謝他們,但不是給予浮誇的讚美,彷彿他們已登上了珠穆朗瑪峰,而是投以眼神接觸和微笑,也可以把手搭在他們肩上,再加上一句友善、簡單的「謝謝」。給予這種類型的回饋,會讓孩子還想再次體驗這樣的讚美。

國中生:在雜務中培養工作倫理

國中生可以試著出門完成某些任務,只要這些差事不會被多事的鄰居擔心你的孩子被「單獨留置」。讓他們在天氣好時幫忙洗車,讓他們鏟鏟前門走道的殘雪。讓他們做些院子裡的工作,如除草、從車道運送土堆到花圃、耙落葉、把萬聖節後腐爛的南瓜丟入堆肥,或者布置節日裝飾。讓他們騎自行車到當地的便利商店買一件你需要的物品。如果在這個年齡之前,他們不常被要求幫忙,你現在可能會看到他們吃驚的表情,或者直接回嗆:「什麼?」「為什麼?」再不然就是提出一個他們不能幫忙的藉口。除非藉口是有理的,否則就要堅持。你的理由只需是:「我需要你的幫助。」很多父母發現,因果關係法有助於激勵孩子,例如父母說:「我需要你的幫助,請耙走這些葉子。做完之後,我們就去店裡買你學校專案需要的材料。」

人生充滿了所謂的「蠢工」,而完成這些枯燥乏味、沒什麼光榮感的任務,是建立工作倫理的絕佳方式。有人必須清理打翻的東西、沖洗垃圾筒或回收箱、處理螞蟻侵擾、移走因為屋頂漏水而發霉的所有箱子,或者鏟走狗大便,那為什麼不該是你家裡的國中生?記住,要表現出你的感激,但再提醒一次,不是讓人嚇得下巴掉下來的溢美之辭,而是一句簡單、真誠的「謝謝。我知道那很噁心,但我很感激。」

在這個年齡,你可以要求孩子預測這個任務的下個步驟、或是思考相關的後續問題,而不是只等著被告知接下來要做什麼。你可以問:「好希望下次垃圾不會再滿出來。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?」或者,「洗手間的衛生紙用得很快,我們能怎麼辦呢?」能夠主動了解下一步,對孩子成為成功的公民與員工至關重要。如果他們似乎不知道怎麼繼續,就問問他們覺得下一步是什麼。抵擋為他們建立行動清單的誘惑。

 

這是父母的權利和責任:請不要退縮

1.示範。不要叫孩子去做事,而你自己卻躺在長椅上。教導工作倫理最好的方法,就是以身作則。主動幫忙是每個家庭成員都該做的事,不論年齡、性別或頭銜。讓孩子看到你工作,要求他們主動幫忙。當你準備在廚房、院子或車庫裡做點什麼,把孩子叫過來:「我需要你幫這個忙。」

2.期待他們的幫助。你不是管家,你是他們的第一個老師:他們的父母。在孩子身上灌輸工作倫理的最大障礙,可能就是我們自己,尤其我們如果一向是教養光譜上放縱/放任的這一邊,十分重視孩子的幸福和享受,也深切意識到他們的家庭作業和課外活動有多麼繁重。但我們正努力要把孩子養成成年人,他們會需要從家務中學到的技能。家事就像是職場裡的「蠢工」,他們為了盡職,然後爬上升遷階梯而要做的事。他們可能會不喜歡被要求或被告知做東做西,而且肯定比較喜歡掛在手機或其他電子產品旁邊,或者和朋友在一起,還是真的在做某件事,但他們會因為完成你請他們做的事,而產生成就感。

3.不要道歉或過度解釋。今日中產與中上階層家庭的教養特點,就是父母一直說—說—說。正如我們在前一章看到的,談論孩子在學校的一天,以解析他們體驗和學習的事物,是建立批判性思考能力的絕佳方法;和孩子討論問題,是幫助他們做出決定、展現你關心的良方,也是威信型父母的特徵。但是,家事是威信型父母闡明家庭規則和價值的場域。喋喋不休地說明你請他們做家事的原因和道理,或者你知道他們有多不喜歡,但他們真的需要做,還是你請他們做家事時自己感覺多抱歉,都是毫無用處的。過度解釋會讓你像是需要為自己要求的事辯解。而如果你在要求孩子時、孩子執行的當下,或是孩子做完後道歉,都會削弱你身為父母的權威,因為父母有權利和責任要求孩子幫忙。短期內孩子可能會抱怨,但長遠來看,他們將會感謝你。

4.給予清楚、直接的指示。找出你想做的事,並且說出來。當這項任務對孩子是陌生的,先解釋步驟,然後退到後面。他們做的時候,不要在旁邊徘徊。不要做微觀管理。你不需要他們完全用你的方式來做,你只是讓他們去做這件事。如果你在那裡推著他們這樣做、或者那樣試,他們就學不會自己做。如果不是由他們真正親手完成,他們就不會有成就感,也不會希望再做一次,或者做更多。如果你在那兒下指導棋,他們也不會學到積極主動。讓他們嘗試、失敗,然後再試一次。告訴他們:「完成的時候讓我知道,我會過來看看你做得如何。」然後,除非這件事有危險性而需要你的監督,不然便走開。

 

5. 給予適當的感謝與回饋。不要過度讚美。當孩子完成最簡單的事,例如倒垃圾、收拾碗盤、餵狗,我們常會發出:「幹得好,小子!」或「太完美了!」這種誇張的讚美。然而,一句簡單、溫和、明確的「謝謝你」或「你做得很好」就已十分足夠。把你的甜言蜜語保留下來,等到他們真的有所超越與突破,或者締造真正不同凡響的成就再來說。

也許他們做了一件不錯的差事,甚至可能做得相當好,但他們還是需要一些建設性的回饋,知道下次如何精益求精——將來在職場上也是如此。我有一位朋友在谷歌擔任資深主管,帶領一個千禧世代的團隊。當她給予年輕員工建設性的回饋時,她聽到的是:「什麼?這不可能是在說我吧。我從來沒有得到這樣的回饋。這一定是妳或谷歌的問題。」不要讓孩子在職場上第一份工作所獲得的表現評語,成為他們第一次收到的建設性回饋。

6.讓它成為例行公事。如果你設定期望,有些家事是每天做,有些是每週做,其他的是每三個月做一次,孩子會習慣生活中總有一些事需要完成,而主動幫忙會讓他感覺自己有用、愉快,並且得到認可。如果你一直對孩子說:「嘿,我想要你伸出援手,幫我這個忙。」而你看到他們遭遇困難時,也主動幫他們的忙,那麼,當你的孩子發現其他家庭成員、朋友、鄰居或同事有需要時,也會開始設法主動協助。

arrow
arrow

    kles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